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斯诺克在线直播 0510-88265582 88265580
导航
新闻中心本着“质量,服务至上,服务至上,诚实守信”的宗旨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热血“煤科”青年匠心“智造”未来——王璐

发布时间: 2024-05-14 10:58:47

作者: 斯诺克在线直播

  王璐,党员,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监控分院传感技术研究所所长。他一直专注煤矿安全监测传感器智能化研发工作,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2篇。他参与的“KJ95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智能自诊断煤矿安全监控传感器”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取得国内升级改造第一套煤安证,并成功在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和济宁二号煤矿等“全国示范性矿井”落地应用,累计创造产值超过18亿元。

  2013年7月,王璐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之后,便来到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同批次公司招了100多人,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煤矿相关专业的院校。新人到岗,第一件事就是到矿上锻炼、实习,了解现场真实的情况。一年下来,100多人只剩下了10来个人,王璐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王璐每天和矿工一起扛着设备,穿梭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布线、打钻、安装、调试,虽然辛苦,但也为他后期熟悉井下的情况打下基础。例如,井下大概是怎么布局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这些大型设备是如何移动的,采煤过程中各个设备之间是如何联动衔接的,他积累了一定的现场经验。

  王璐至今记得第一次在井下经历煤炮的情形。因为矿井较深,地压较大,当煤层压力突然释放时就会响起轰隆隆的声响,引发的动静就像地震一样。王璐当时不懂此现状,一声巨响之后,矿井四周的支架直摇晃,煤石“哗哗哗”掉落,大型设备也跟着晃动,正在工作面干活的王璐被吓傻了。身边的矿工却很淡定,安慰着他:“没事没事,这是煤炮。”王璐的心放了下来,可和矿工们聊到煤矿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仍然感触很深。也就是从那时起,王璐深刻认识到了煤矿安全智能装备的重要性。

  虽然当时收入并不高,工作环境也充满艰辛,但王璐还是选留了下来,全身心投入科研的世界。如今回想起来,王璐说:“当时根本就没有顾及太多外在条件以及个人生活的需求,只想研发出更好的安全智能装备,为煤矿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很满足了。”

  2013年以后,煤炭行情正值下行,矿用传感器的开发不仅要考虑性能提升,同时也要考虑产品成本,降本增效成为了企业的唯一出路。传感监测产品有很多类型,测气体、测风速、测温度、测气压等,早期的产品是一种类型一个模样,形态各异,维护的时候需要整机维护,成本比较高。且这一些产品体积非常庞大,又笨重,携带及使用都不方便,效率很低。创新、改革的要求,第一是要降低研发、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第二便是要将产品小型化、轻便化,使其稳定可靠,增强使用效率。

  这是一个很具挑战的要求,科研的突破从来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在前辈们的持续探索和努力下,王璐带领团队把原有的一体化设计方式创变为“二次仪表+变送器”的模式。也就是说,传感器共有的功能及外观统一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可以重复利用;二次仪表则负责供电、显示、控制、传输等功能;变送器部分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采用小型化设计,即插即用,方便更换。在维护阶段,如果有需要,不再像过去那样整机维护,只需要对这一部分做维修或更换即可,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了效率。

  2016年,为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安监局发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所有煤矿对在用的安全监控系统来进行升级。为领跑市场,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号召,立即成立攻关小组。一直在矿用传感器技术领域深耕的王璐,从一名研发技术人员成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中传感器设计开发的主要负责人。

  他和团队并肩作战,经常凌晨两三点下井处理突发状况,有时更是昼夜不休,通过一年多的持续奋战,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并落地应用。“KJ95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全新升级,取得国内第一套新系统安标证,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之后,他参与了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和济宁二号煤矿等多个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全国示范性矿井”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圆满召开全国现场会议,获得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好评,为国家局顺利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作出了良好示范。2018年以来,“KJ95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产值已超过18亿元。

  科研路上,“挖矿”不止。2018年,王璐参与公司与国家能源神东煤炭合作的“智能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集成研发”项目,负责多参数便携装备的设计开发,实现了对井下安全保障数据的跟踪分析,对危险隐患动态排查与管控。同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集团公司青年创新基金“传感器电路板半自动化测试工装”项目,传感器的测试时间缩短了79.2%。

  2019年以来,他前后参与“矿用氢气传感器”“矿用传感器及网络交换机产品质量标准及模块标准的研究制定”“安全监控系统模拟量和开关量传感器标准化研究”“矿用本安型多参数通风传感器”等项目的研发,提升了传感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2021年,他负责的“煤矿智能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和异常诊断的数据监测”技术,实现行业内领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监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璐和团队也集中精力对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内蒙、甘肃、贵州等矿区进行技术回访交流,对现场问题集中排查并处理。

  贴近现场一线也代表着尽早察觉缺陷,及时把现场的改进建议带回来,与研发人员加强完善产品。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煤矿的系统技术维护很多时候跟不上,研发人需要经常性地到矿上进行交流和培训,把产品的规范使用和维护方法手把手教给矿工。此外,还要对行业政策进行解读培训,帮助矿工提升安全意识。

  为此,王璐需要长期出差。出差时,每天一大早六七点钟就出门,抵达第一个矿,相关的工作任务和技术交流完成以后,赶紧就赶往第二个矿,随即是第三个……结束一天的工作回来,常常都是晚上10点以后了。随便找个地方吃个饭,回到酒店洗洗漱漱基本都到凌晨一两点了。他时常还会在凌晨两三点下井处理突发状况,累得人只能一步一步挪到井上,上来倒头就能睡着。只要出差,这样的景象就是常态。

  2021年12月中下旬,在中煤集团位于鄂尔多斯的几个矿,零下20℃的寒冬,王璐早上在蒙大矿下井排查问题,晚上8点左右升井,未及休息,就接到邻近的伊化矿反馈现场紧急状况,第二天就要验收检查,需要他前往处理。王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和同事开车穿过沙漠前往两百公里外的伊化矿,到现场时已经深夜两点多,最后顺利帮矿上处理问题,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结束工作,王璐和同事开车在沙漠行驶两百多公里返回酒店,此时已是早上6点多钟,简单洗漱后短暂地眯一觉,又到了早班时间,开始新一天的连轴转工作。

  王璐认为,作为一名研发人员、产品经理,自己必须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把负责的产品做好、做稳定,配合好各个部门保交付、敢担当,让现场人员少一分排查问题的辛苦,让矿上对产品多一分认可,大家都可以更体面地工作。“我们的前辈、同事、同行们,都是这样一步步为了煤矿安全而努力持续前行的。”王璐说。

  “作为团队负责人,我现在希望自己能有一半时间出差,一半时间在家,我还要处理家里面的很多事情。”在采访的过程中,王璐时常提到“家”和“家人”。起初记者以为他说的就是家和家人,后来才明白他指的是公司和同事们。

  王璐所在的监控分院传感器研究所现有职工9人,平均岁数30岁,是一支年轻的团队,被称为公司科研战线上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青年队伍。

  王璐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在于个体本身的技术高超,更在于团队的共同进步。他时常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先进的电路、仿真、流体、热力学等新技术,定期举行内部技术培养和训练和讨论交流,提高部门的整体科研水平。他重引导、重梳理,善于抓重点、难点问题,培养部门员工遇到困难时的协调应对能力;他明确职责与分工,强化团队合作,保证用户的需求能及时反馈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中,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为很多研发人员都来自非煤矿类院校,第一次下井,都是王璐带着他们去现场,详细的介绍所知的煤矿情况,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紧张。“其实了解之后,遵守安全规则和事项,下井还是蛮安全的。”王璐说。

  吴文辉是名90后员工,跟随王璐一起出差,在神东煤炭集团的布尔台、上湾、寸草塔几个矿做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在王璐的带领和指导下,吴文辉很快熟悉了快掘现场的场景,连续下了大半个月的井。这也是他第一次下井,虽然很辛苦,但没有一句抱怨,王璐颇为感动,在公司大会上肯定了他的努力。

  在王璐的带领下,团队致力于传感技术的研究与产品研究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推动产品创新。现有产品40余款,已形成煤矿安全监控、瓦斯抽采和智能通风等系统的传感产品线亿元左右。

  分体式智能传感器是常州研究院对行业的创新,王璐和团队一直跟踪现场需求,持续研究最前沿的传感技术,不断完成新产品的迭代开发。智能诊断、降本增效、安全稳定可靠,为实现这些目标,他们一直在优化提升算法,率先将激光检测技术应用于井下甲烷气体的监测。目前他们正在研发系列煤矿智能化安全监测传感器,以满足智能矿山建设的更高要求。

  《风流一代》:与你同期入职的100多名青年最后只剩下了10来人,你选择留了下来,但科研的道路并非一路坦途,中间你有过动摇吗?

  王璐:没有。我不反对别人跳槽,但我对跳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要想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尤其做科研,更要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据此,你才有机会取得成绩。跳来跳去,在几年内可能会获得收入上的增长,但长久来看,它对你技能的提升、对事物钻研的深入程度,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有损害。

  王璐:在矿上工作的师傅们都很辛苦,他们为国家的煤矿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工作这么多年,与很多矿工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下井,矿工们都蛮照顾我们,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常常对我们说,这个你放着,我们来干!虽然从地面抵达井底,瞬间黑下来,常常是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矿工们的友善和关怀,又让人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光明。

  《风流一代》:你一直从事研发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对创新有什么心得体会?

  王璐:创新从来没法追求灵感突发,创新都是在前辈们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再研究、探索,一步一步往前走;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不断实践,不断修正,创新都是从这点滴前进的过程中完成的。

  其实,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有很严重的危机感,需要时时学习,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最新技术,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方面,我和部门的年轻同事们,弦一直绷得很紧,不敢有半点松懈。虽然常年处于这种状态很辛苦,但这也是必然的、必须的。只有危机感,才会敦促我们继续前行,不会落后。

  王璐: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工作上,要继续多做研发,紧盯矿山传感技术的难点问题,围绕创新发展,发扬工匠精神,为提升矿山效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为煤矿安全监控事业、为公司“十四五”规划高水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活上,争取多抽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



上一篇:【48812】智能家居商场概略及运用传感器介绍 下一篇:【48812】敏芯股份再次当选我国TOP 10传感器公司

网站地图:斯诺克在线直播

cache
Processed in 0.00554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