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斯诺克在线直播 0510-88265582 88265580
导航
KGX-MI(II)煤位传感器本着“质量,服务至上,服务至上,诚实守信”的宗旨

浙江一学生“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对蓝领的偏见该破除了

发布时间: 2024-01-15 22:29:34

作者: 斯诺克在线直播

  近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夺冠,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刮腻子”竟刮成了世界冠军,这让舆论场小小兴奋了一把。人们纷纷感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手艺人的未来是广阔的”。

  作为世界级大赛的金牌选手,等待马宏达的想必是广阔的未来。但对于广大默默无闻的蓝领群体来说,这一消息带来的热度,能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吗?能吸引更加多的年轻人拾起手艺人的活吗?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刮腻子”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体力活,无非是用腻子粉和水,搅拌成合适硬度的腻子,然后用扫把和腻子刀把墙面清洗整理干净,再把腻子铺在上面,抹平,这样刮三遍——看上去很简单嘛。

  但看了马宏达操作,围观群众彻底傻眼:原来刮腻子也能刮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误差不超一毫米!

  而马宏达拿冠军并不是靠刮腻子这一道程序。比赛分了四个阶段,包括初期的烤漆龙骨和石膏板的组装等,刮腻子只是其中一个阶段。除了基本技能外,整个比赛还要比拼选手的速度和创意。难度层级比普通人想象得高多了。

  所以,和大众理解的不同,马宏达的惊艳四座,不是因为他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到极致,而是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蕴含着很高的技能要求,他的能力和素质,足够优秀到脱颖而出,笑傲同行。

  除了刮腻子外,很多我们看来一学就会的纯体力活,比如喷漆、砌墙、做木工,技术上的含金量都不低,没个三年五载的实践,手艺还真拿不出手。不然,世界技能大赛也不会把这些项目搬上世界舞台,让选手们切磋技艺,一争高低。

  在我国,能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他们先要通过学校的选拔,参加学校的集训,然后参加从市到省一级的比赛,拿到奖牌之后,才有机会参加国家集训,代表国家出赛。别看参赛选手年纪轻轻,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各自手中的看家本领,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这样练出来的本领,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表面功夫,而是和生活生产实践高度结合。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因为很多国外选手都是已经工作了2到3年的技术工人。如果有机会去现场观战,会发现选手们的竞争白热化,所展示的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另一方面,赛况的激烈,高手们的神仙过招,淋漓尽致地展示职业技能的复杂美妙之处,也能理解为何国外对技能的崇尚之风长盛不衰。

  我们知道,世界上职业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是德国。德国的学生很早就要接受职业分流,有一半的学生无缘大学。这在他们国家,不是一件令人抗拒的事情。很多德国人很早很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德国的父母也很重视对孩子技能的培养,假如发现,比起读书,孩子更适合当蓝领,他们乐于接受,不会拿着大棒逼着孩子上大学。

  德国父母的开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人、工程师在德国都是备受尊敬的职业,而且收入高于普通白领。职业教育背景也比高学历更受企业青睐。许多中小企业甚至不愿意雇佣大学生——嫌他们动手能力不行。

  这种自发的尊敬,除了收入耀眼外,也是因他们了解,要练就一身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绝非易事。

  一个德国技工,不仅要接受漫长的职业教育——在职校期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还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严格考核。晋升高级技工的条件更为苛刻,要有4到6年的实际在做的工作经验,还要经过1000小时的再培训,最后须通过专业方面技术、现代经济理论、法律基本常识等方面的考试。

  不过,尽管门槛很高,一个年轻人26岁可完全成为高级技工。有报道说,当一个年轻技工拥有5位数存款时,他的大学同学可能还是一贫如洗,借债度日。

  不仅德国,很多西方国家早就出现了“脑体倒挂”的趋势。蓝领有钱有闲,而大学生工作难找,竞争压力大,动辄累成狗,还要偿还高昂的助学贷款。上大学更像是有钱人的奢侈消费,普通人不如当技术工人。看美国肥皂剧《欲望都市》就知道,水管工迈克的职业含金量杠杠的,永远不愁生计,时间自由,生活体面,为人优雅,是社区很多女性的梦中情人。

  因为蓝领工作吃香,很多中国移民将之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曾有新闻媒体报道,几个年轻人移民加拿大后干起了技术活。其中一个在国内是央企研究员,到了国外他当起建筑维护师,第一天的工作内容是清理下水道的堵塞物,每个月税后到手1.5万元。这还是入门级别的薪酬。随着他技术的精进,一层层地往上考级,工资可以翻倍,在当地可以过得很滋润。

  论薪酬水平,350元一天并不低,何况世界级别的技能冠军,地方上都会重奖,给钱给职称给工作,生活比很多大学生安稳多了。

  但即便是这样,在很多人眼里,世界冠军又怎样,仍是装修工人一枚,干的是脏活、累活、不体面的活,没什么好羡慕的。

  说来也是,拿了冠军,大家羡慕、祝贺,感叹行行出状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有几个中国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职校呢?

  这不仅是国内职校教育质量有待提升,也是因国人由来已久的职业偏见,总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好学历才有好的前途,年轻人宁可送外卖,在家里蹲,一年复一年地考公务员,也不愿意进工厂,扎扎实实地学门技艺。

  好像一个人实在混不下去了,才会去做蓝领、当工人,周围对他充满同情,不管他拿的工资有多高,在市场上有多抢手,所掌握的技能多么高端。

  前面那些移民国外的年轻人提到,如果在国内,他们的职业转型不会那么容易。堂堂一个央企助理研究员去当管道工,周围的人肯定说他疯了,但在国外,“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职业笑话你,也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建筑工人,觉得你特别脏,嫌弃你。”

  还有人提到,在加拿大,他们能够穿着工人的制服去星巴克喝咖啡,去餐厅随心所欲地吃饭,没有人会用异样眼光看你,服务员甚至会很开心,因为蓝领工人给小费时更大方。

  “职业不分贵贱”,在国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但在国内,很多时候仍是一种口号。

  尽管蓝领和白领的经济上的差距在缩小,甚至蓝领有反超的趋势。有调查显示,2022年普通蓝领(普工)年薪在8万左右,市场高位水平在9-11万之间;技能蓝领(技工)年薪在10万以上,市场高位水平在12-15万之间。一些领域的高技能蓝领年薪,甚至高达15-20万。这已经胜过了很多白领工作。

  职业的荣誉感却天差地别,潜在的鄙视链难以撼动。制造业人才短缺,企业年年招工困难,很多老手艺人找不到人传承,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但好在观念是会变迁的。之前日本有段时期,大学生稀少,日本普通人认同“知识劳动胜于体力劳动”。但后来随着日本产业的调整,高技能工人更受市场欢迎,加上高学历者增多,“白领更优越”的想法逐渐淡化了。

  也许,世界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好的迹象,当慢慢的变多技能人才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当人们借此见识到技能世界的高深和魅力,加上慢慢的变多的技能工人过上体面的生活,说不定观念的土壤就会松动,“职业不分贵贱”这一古老理想,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扎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耐水腻子欠好打磨什么原因? 下一篇:2023年中国煤炭机械行业

网站地图:斯诺克在线直播

cache
Processed in 0.007778 Second.